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焦峰研究員、鄭州大學涂維峰教授來訪并作報告
10月29日,應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王森副研究員邀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焦峰研究員、鄭州大學涂維峰教授來實驗室訪問交流,并分別作題為“金屬氧化物-分子篩(OXZEO)雙功能催化合成氣直接轉化”“CO2加氫制α-烯烴Fe基催化劑結構解析與調變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王森主持。
焦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大煜優秀學者。長期致力于合成氣直接轉化研究,提出OXZEO雙功能催化劑設計概念,解決合成氣直接轉化C-C偶聯控制難題以及“高轉化率-高選擇性”難以兼得的“蹺蹺板”瓶頸。焦峰研究員針對合成氣轉化制烯烴雙功能催化劑的構筑和反應機理研究進行了詳細報告。首先簡要介紹了費托合成路線和烯酮中間體路線的差異和優缺點,針對不同金屬氧化物/分子篩雙功能催化體系的構效關系進行了詳細闡述,重點說明了金屬氧化物中氧空穴和金屬缺陷對于CO和H2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機制以及烯酮中間體進一步轉化生成低碳烯烴的反應路線。此外,還針對分子篩酸性的調控及其對產物組成的影響進行了說明,著重強調了兩種組分的匹配性對于CO活化和轉化的影響。
涂維峰,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高層人才,先進功能材料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煉焦煤資源綠色開發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CO2催化加氫高值化轉化研究。涂維峰教授主要介紹了團隊近年來針對二氧化碳加氫制長鏈烯烴和高級醇的研究進展。他以鐵基費托催化劑為模型體系,從C=O鍵活化、C-C鍵耦合到CO插入,詳細說明了長鏈烴類產品和含氧化合物的生成機制,并圍繞Fe物種的結構、組成和物相種類進行了原位XPS、XRD和Raman等表征,考察了不同Fe物種的結構演變規律,以及在CO2加氫活化過程中的催化角色。此外,他還針對鐵催化劑的失活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報告會上,焦峰、涂維峰教授不僅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還與現場參會人員進行了交流。

(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附件下載: